假如,人生是場牌局,那麼,基因就是一開局的時候,領到的那副手牌,有人一拿到牌就胡牌,也有人牌運不佳。然而,基因像是一種特殊的生物密碼,我們自己也無法直接閱讀自己的基因;在近年來,藉由基因檢測和基因定序等相關技術,我們終於有機會主動了解自己的基因,而不僅僅是被動接受其結果。

基因對我們的影響相當廣泛,不僅僅是身高、體型、膚色等外顯的部分,像是智力、喜好、個性等內在的部分,或多或少也受到基因的調控。當然,疾病的發生,也會受到基因的影響。已經有許多的研究,證實基因和身心疾病的關連性,像是自閉症、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等,和基因的關係較強,而憂鬱症、焦慮症等,則和基因的關連沒那麼強烈。隨著人們對基因更加了解,不由得發出感慨,是否我們的一切就由基因決定了呢?

有些疾病,像是蠶豆症,可以明確知道是由某個基因突變造成的;但是,身心疾病,通常無法明確地歸因於某幾個基因所造成,而是許多基因交互影響的結果。即使如此,我們仍然不會說身心疾病是遺傳疾病,除了基因外,像是生長環境、生活史、外在壓力事件等,都有可能促成身心疾病的發生。

隨著生物科技的進步,基因檢測也變得更加親民。那麼,我們要如何面對這些檢測的結果呢?如果我們前文所述,身心疾病和遺傳疾病不同,不是根據某個基因就生死立判,而是一種相對的可能性。例如,某個檢測的結果,告訴你發生某個病的機會是十倍,聽起來很嚇人;但是,如果那個病的盛行率是 1%,那麼,仍然有 90% 的機率不會發病。

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發生身心疾病的機率較高,是否要預防性地吃抗憂鬱劑或抗焦慮劑呢?其實,身心疾病的發生,往往不僅是生物上的因素,而有其心理和社會的層面,如果忽視這些非生物的層面,治療效果其實也有限。在實務上,我們也不會對沒有身心疾病的人進行預防性的心理治療。這時候,我們反而要思考,是否有慮病的傾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