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居族 (ひきこもり) 一詞來自於日本,指得是一群處在狹小空間、不出社會、不上學、不上班,自我封閉的人。這群人不願參與日常生活中的一般人際互動,躲避至個人的安逸空間。在身心疾病中,沒有繭居族這個獨立的診斷,而這個現象,往往無法歸因於某個身心疾病,而是因個人、家庭、社會等多重因素所造成的現象。

在華人文化中,類似的概念是「米蟲」或「啃老族」,不過,啃老族等詞彙是指不願意工作的人,而繭居族則含有拒絕社交的概念,兩者仍不能畫上等號。另一個從日本傳入,在台灣重新轉化的詞語是「阿宅」或「宅男/宅女」,在台灣,宅男/宅女指的是整天待在家裡,不擅與人交際,生活圈只有自己的人,和繭居族倒是有幾分相似。

從繭居族個案本身的角度來說,有許多身心疾病會造成這個現象,包括思覺失調症、妄想症、憂鬱症、社交恐懼症、強迫症等,甚至有可能沒有相對應的診斷。由於可能的診斷相當多,實在無法以單一診斷強加在這群個案身上。通過身心科醫師的診療,找出可能的診斷不是最困難的事情,反而是個案不願就診,回診率低,才是需要處理的問題。

繭居族不是單單以懶惰或不上進等,這些個案的家庭也有可能造成繭居的現象。要注意的是,我們不是說這些個案的家人的關係,而是繭居族個案和其家人的互動模式有可能會不知不覺地促成這個現象的發生。個案和其他家人不是故意導致這樣的局面,這些細微的家庭動力,有時候是在深層的無意識裡發生的。由於家庭是繭居族個案少數存在的人際互動,家庭在繭居族回歸社會的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有關這方面的細節,可找尋相關的心理或家族治療的協助。

在台灣,這個議題的能見度和討論度不若日本,資源也相對缺乏;不過,近年來,台灣也出版了數本關於繭居族現象的專書,像是《繭居青春:從拒學到社會退縮的探討與治療》、《搶救繭居族:家族治療實務指南》、《宅男宅女症候群:與社交焦慮症共處》、《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等,這個議題,在台灣慢慢地得到更多的關注。處理繭居族這個現象,沒有捷徑或速效藥,要有持續的耐心及關心,才能使這些個案早日回歸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