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們這裡有史蒂諾斯嗎?」 

常常,我會以為這樣問我話的人是在稱呼某個人名,或者像是在親暱地稱呼自己的密友似地說:「你們這裡有小史嗎?」 

「史蒂諾斯」是精神科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鎮靜安眠藥。除了「小史」,它還有好幾個不同姓名的「孿生兄弟」像是: 柔拍、舒夢眠、舒眠諾斯….等,這些都是相同成分,但不同製藥廠商的藥品。這些名字甚至多到連大多數的精神科醫師也無法把這些僅僅是姓名不同孿生兄弟的姓名一一記牢。我經常在診間裡看著個案帶著略帶羞澀的,像是小心吐露心底祕密那樣地向我探詢,於是我很快地就能夠知道: 你想向我問的是診所裡有沒有你的好朋友—那個學名叫做Zolpidem的安眠藥吧! 

藥物成癮的議題目前在台灣已經是越來越受重視的醫療話題。近年來經過主管機關的努力,健保局也多次發函醫療院所,提醒注意這個在台灣越來越被普遍使用的鎮靜安眠藥物。為了避免病患的濫用,或者醫院的濫開,健保局設立了管制藥品查核機制。目前所有開立這類鎮靜安眠類管制藥品的醫師都被要求務必透過健保卡開啟「保險特定對象醫療資訊系統」,以確認病患是否為「關懷名單」上的成員。由於管制的規定越來越多,為了避免麻煩,許多的醫師也因此就索性不再開立這類的管制藥品。 

這個政策推行之初,我看過有個案在我的面前很驚訝地詢問:「所以我現在已經是健保局列管的黑名單了嗎?」因為被認定過量領用鎮靜安眠藥物而列上關懷名單,有的人很生氣,有的人則是在我面前非常難過地哭了。我無法回答像「關懷名單是否為黑名單」這樣的問題,但我可以理解因為長期使用像是「史蒂諾斯」這類的鎮靜安眠藥物,讓他們揹上了「藥物成癮」的標籤,這種因病致罪的感受絕對是非常不舒服的。 

作為一個精神科醫師,我想我無法高舉著道德大旗批評那些來尋求我協助的個案。因為就像是那些在他們身邊長期倍感無力的親戚、好友一樣,我也不曾像是「小史」一樣,那麼親暱地陪伴著他們度過那麼多無眠或是好眠的夜晚。反倒是也許精神科醫師有機會從「小史」與個案的陪伴中學習,試著發現除了藥物與單純的生理依賴之外的內在心理需求。如果個案把「小史」當作是唯一的親暱好友,那做為一個精神科醫師,我們該做的應該是從這樣的依賴關係中學習我們和個案經營正向關係的相處模式,做一個真正的「關懷者」、「助人者」,在真實的人際互動中發現「陪伴」的可能性。 

或許我會這樣回答關於「小史」的探詢:「是的,我們這裡有提供史蒂諾斯,但除了鎮靜安眠藥,希望我也能提供你心理需求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