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知道別人是不是喜歡我們?有時可以從他人的言語動作上來判斷,尤其是你善於覺察到別人的想法感覺的話。如果對方在言語中保持正向的內容,而且一直帶著微笑,八九不離十,他對你有好的印象。反過來,如果對方在你靠近時,有意無意將身體面向其他地方,除了不喜歡你接近之外,倒也有可能當時在心煩其他事,而不是真的在針對你。有沒有遇到一種狀況:當你和某甲聊得興高彩烈,此時某乙走了過來。不知為何,你和某甲的交談就嘎然而止,讓你一頭霧水。

有社交畏懼的人,和其他人的互動不像平常那麼簡單,而是帶有沉重的意涵。他們十分害怕別人為他們有任何負面的觀感,哪怕只有一絲絲的可能。即使在一般稀鬆平常的社交情境下,都戰戰兢兢,深怕漏掉自己表現的不如人意的任何蛛絲馬跡,也十分容易地負面解讀自己的一舉一動對別人的影響。最近研究學者發現,社交畏懼者的認知模式,容易放大負面的互動訊息。社交互動中,彼此的一舉一動未必都和對方有關,但是社交畏懼者對此相當敏感,並傾向負面解釋為對自己的批評和拒絕。與此同時,臉部表情如何影響社交畏懼者對社交判讀,就成了耐人尋味的議題。

以色列研究團隊給實驗受試者觀看一組影片,內容是電腦模擬一個人的表情,從正面情緒逐漸變成負面情緒。受試者在發現表情開始改變時按下按鍵,研究人員紀錄時間,代表受試者能多快地察覺表情變化。結果顯示,社交畏懼的程度越高,覺察時間就越短。團隊的解釋是因為社交畏懼者對負面社交線索較敏感,因此覺察的速度比一般人快得多。團隊為了強化上述的論點,又加入了另一個影響因素:如果人們處在被拒絕的情境下,會不會對負面社交線索更加敏感?

團隊巧妙地設計「被拒絕」的場景:跟受試者說,他和另外兩個受試者編成一組,三人在看不到彼此的狀況下,在網路上玩傳球遊戲。自己會接到從其他兩人傳過來的球,之後再選擇兩人其中一個人,將球傳過去,如此形成三人互相傳球的互動。重點就在另外兩人其實由電腦假扮,從頭到尾根本沒有其他同組的「人類」受試者。起初電腦假扮的兩位組員會三不五時將球傳給受試者,接著慢慢地減少頻率,最後變成電腦假扮的兩人互相傳球,不再傳球給受試者,將他晾在一旁。此時,簡單但確實地製造出「被拒絕」的情景。

有趣的是,在被拒絕的場景之下,受試者對負面臉部表情的覺察更迅速,而且不僅是社交畏懼者,連一般受試者也是如此。研究人員又做了另一個相反實驗,將電腦模擬臉部表情從負面情緒轉變成正向。此時,即便是社交畏懼者處在被拒絕的情景中,對表情的變化不像前一個實驗顯示的那麼敏感。反而一般受試者在正常的情景下,相對於被拒絕的情景,對表情從負向轉變為正向的敏感度就好得多。表示人在明顯的社交焦慮下,比較不容易從當中察覺到正向的社交互動訊息,進而出現被拒絕的感受。

倘若你如上述所言,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常常擔心或不確定對方對自己的看法。建議稍微停一下,先不要貿然認定對方就是在拒絕自己。試著多看看、多留意互動中對方的一言一行、觀察對方的表情,或許你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