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你們有一種細細長長白白的藥嗎?10 毫克的,我一定要吃那個才睡得著。」

偶而在診間聽到這樣的訴求,心中總是無限感慨。失眠似乎成了個案生命的死結,史蒂諾斯就是唯一解,然而,這個解,卻變成另一個更大的死結。如果試著要調整治療模式,反而讓個案回憶起失眠的痛苦,引起個案的不安和恐慌,這個結,似乎再也打不開了。

其實,睡眠的問題,不是晚上躺在床上那一刻才開始,而是日常生活的許多看似不經意的種種因素集結所造成。不論是外在壓力、情緒困擾、焦慮狀態、作息時程、睡眠環境、身體疾病、酒精、咖啡等,都有可能影響睡眠的品質。即使在有藥物治療下,若沒有排除這些擾亂睡眠的害蟲,那麼,失眠仍有可能像個小惡魔般,干擾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試圖用大量的藥物,去強行壓制這些因子,是事倍功半的。

安眠藥本身也是治療失眠的一環,臨床上,的確也有個案需要安眠藥才能入睡。但是,部分個案的用藥模式,著實令人擔心。像是服用超過建議劑量的安眠藥或是搭配酒精服用等。這樣的模式,往往不會根除失眠的問題,而帶來新的問題,像是藥物成癮等。這時候,通常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才能去除這些病症。

有些身心疾病,像是思覺失調症,不持續治療的話,復發的可能性相當高。然而,安眠鎮靜藥物,是有機會減藥或停藥的。減藥或停藥的過程,就像是要改變某個長年的習慣,可能令人不安而心生抗拒;成功治療所帶來的成就感,值得我們去努力。希望大家都能夜夜好眠。